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专家走进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讲创新、谈碳中和,激发青年科学思维
10月14日和16日,“海淀区创新大讲堂”系列活动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举办。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专家洪亮副教授、蒋国强副研究员先后面向702名高一、高二学生作“创新思维改变世界——学会创新思维”和“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新旅程”两场主题讲座。“海淀创新大讲堂”由海淀区科协打造,旨在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服务区域创新教育。10月14日,洪亮副教授在新校区面向222名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改变世界”专题讲座。他从“什么是创新”谈起,用多个典型案例说明创新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植根于日常问题解决。洪亮系统介绍试错法、头脑风暴、综摄法、六顶思考帽法、形态分析法等常见创新思维工具,并通过生活与科技实例展示创新的路径与方法,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创新思维的结构与可操作性。同学们表示,讲座显著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视野,改变了他们对“创新”一词的固有印象。10月16日,蒋国强副研究员为480名高一学生带来“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新旅程”讲座。在“碳中和”“碳达峰”“二氧化碳新旅程”主题画面背景下,蒋老师从“火与碳的本源关联”切入,用通俗语言讲解CO₂转化为淀粉、多糖、蛋白的科技路径及其落地成本挑战,将抽象前沿知识变成可理解的课堂内容。互动环节中,学生围绕新能源应用、个人低碳实践发言提问,并就如何助力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表达见解。在“低碳生活与青年责任”的讨论节点,现场同学普遍表示“感到使命具体而清晰”。两场讲座得到热烈反响,既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在价值层面引发共鸣——一场培养创新的思维觉醒,一场指向绿色未来的责任担当。学校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科普教育,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科研启蒙与文明素养教育。未来将继续与清华大学老科协等机构合作,引入高质量科普资源,为学生搭建面向科学前沿的学习渠道,助力青年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与时代使命感的优秀人才。
“天眼”精神进校园——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团讲师王燕斌 走进人大附中附属实验小学
9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举办海淀区关工委主办的“老科技专家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成员王燕斌作主题报告《踏过平庸,为广袤宇宙燃尽一生——“天眼”之父南仁东》,讲座深受学生欢迎。王燕斌老师以南仁东生平为主线,讲述他从求学、下厂十年,到重返科研一线的人生轨迹,强调“平凡不能平庸”“在任何岗位也要做成不平凡的事”的科学家品格。报告重点回顾中国“天眼”(FAST)从选址到建设的艰难历程:面对地形、气候、技术标准等系统性挑战,南仁东带领团队历经22年坚持与打磨,最终推动“天眼”落成并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中国高度”。王老师结合详实数据、工程细节与现场照片,展现南仁东为推动我国射电天文跨越发展所倾注的毕生心血,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科学家精神的重量与温度——长期主义、极限标准与国家使命感。在互动环节,王老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坚持“做一件事”的真实经历,同学们积极发言,有坚持运动的收获,也有攻克学科难点的体验。王老师结合分享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把“坚持与探索”落实到日常学习,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与国家发展,用长期努力去换取未来的发光时刻。讲座结束后,师生一致表示,此次报告不仅是一堂科学家精神教育课,更让学生理解追求卓越、耐得住寂寞的价值意义,为未来的自主学习与人生选择树立了鲜明榜样。
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专家王伯雄教授走进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 讲述五角星和五星红旗的故事
10月13日,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专家王伯雄教授走进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综合馆,为该校线上线下283位初一年级少先队员们带去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讲座——“五角星与五星红旗的故事”。该讲座是海淀区关工委“老科技专家进校园” 科普系列活动之一,旨为进一步提升海淀区青少年科学素养,积极储备科技创新后备力量。讲座伊始,王教授就带着大家穿越历史长河,探寻五角星在不同文明中的独特意义。在古希腊,它是神秘的象征;于中国古代文明,又蕴含着吉祥的寓意。同学们听得入神,仿佛看到了不同时空下五角星闪耀的光芒。随后,王教授从学术的严谨角度,为同学们剖析五角星相关元素。他深入讲解了五角星的数学表达,揭示其中神奇的黄金分割比规则。当得知五角星是最简捷完美的几何图形时,同学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王教授还现场演示了五角星的数学作图,大家纷纷伸长脖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讲到红色五角星,王教授的语气变得庄重起来,他讲述了红色五角星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起源和非凡意义,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而对于五星红旗,王教授更是详细介绍了图案中各部分元素代表的深刻意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五星红旗设计和诞生的曲折过程与背后的生动故事。整个讲座过程中,少先队员们全神贯注,认真记录。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从五角星的美学与文化内涵里,真切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也更加激发了对五星红旗和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总会动态
更多
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专家走进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讲创新、谈碳中和,激发青年科学思维
分会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高阶科普”走进成都农业科技职业院
2024年9月9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戴进业研究员走进四川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作题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的报告,为3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成都市温江区科技局(区科协)负责人张亚林出席开幕式,她表示,本次活动是成都市温江区科技局举办的“高阶科普”主题报告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活动通过讲述科学家故事、传播科学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造就一代科技新人。活动现场,戴老师的报告内容从中国古代利用石油的历史,到近代中国石油工业的艰难起步,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其中,着重介绍了大庆油田这一惊世发现和发展历程,特别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代代石油工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我国石油的自给自足,为国家经济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誓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各位师生。对于本次科普活动,同学们表示,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深刻理解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激发了自己投身科学事业、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首航老科协举行授牌仪式并开展工作座谈会 2024/09/19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数学研究院分会召开2024年度新秋座谈会 2024/09/13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声学研究所分会举办2024年度学术沙龙 2024/08/30

北宫小学与丰台区老科协理事单位国防科普教育中心商讨武龙太极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关事项 2024/08/28

原子能院老科协积极参加社区党建活动 2024/08/20

丰台区老科协常务理事会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会 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