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网老科协开展“烽火记忆·和平之声”宣讲活动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传承民族精神力量
9月10日,华北电网老科协科技诗苑宣讲团在天坛南门剧场举办“烽火记忆·和平之声”主题宣讲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次活动通过诗文朗诵、情景表演等形式,以声音为媒介,以历史为背景,让观众深切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和珍贵的和平信念。宣讲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烽火岁月”以庄严的旋律和诗篇拉开序幕。朗诵者深情演绎《在欢呼的人群中》《黄河在咆哮》《信念永恒》《不朽》等经典作品,重现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从狼牙山五壮士慷慨赴死,到八女投江的悲壮决绝;从赵一曼写给儿子的诀别家书,到杨靖宇将军以草根棉絮为食坚守战斗的悲壮事迹,一幕幕场景令在场观众潸然泪下,英雄精神的光辉永远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第二篇章“赓续前行”着眼于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诗文《祖国啊,亲爱的祖国》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海棠花开》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夫妇相濡以沫、志同道合的革命故事。《生如胡杨》则以胡杨的坚韧象征民族在困境中奋勇前行的精神。原创情景剧《西柏坡的春天》再现三千多名海外学子响应祖国召唤回国奋斗的场景,生动展现几代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的光辉历程,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第三篇章“时代礼赞”将视角投向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我喜欢出发》表达了对探索与前行的热望,《父母之河》礼赞黄河滋养中华文明,《中华颂》则以恢宏气势展现五千年文明的厚重与未来发展的豪迈。随着全体宣讲者高举红旗齐声高喊“我爱你,中国”,全场气氛达到高潮,象征和平的白鸽与新时代的钢铁洪流共同化作对祖国的深情礼赞。整场活动通过诗文朗诵、散文演绎与情景表演交织展开,以史为鉴、以诗寄情、以声传情,带领观众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观众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发了珍惜当下、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活动结束后,相关媒体对华北电网老科协秘书长、活动策划人兼编导宋毅进行了采访。她表示,老科协将继续以多样化的宣讲形式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进基层,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北航老科协举办科普沙龙 落实《科普法》 打造适配社会需求的科普队伍
9月9日,为深入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要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科协作题为“科普沙龙银龄诵——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大家谈”的交流活动。北航科协副秘书长、校科研院副处长鲜宁,北航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孙英及科学教师都炜,北航离退休处党委副书记刘清洁,以及老教授报告团多位资深科普教授代表参加,共同研讨中小学科普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旨在推动打造一支与社会和青少年成长需求高度契合的高素质科普队伍。北航老科协常务副会长、老教授报告团常务副团长陈志英教授介绍了举办本次沙龙的初衷。他指出,老教授报告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优化讲座形式与方法,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多学科队伍,兼顾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与趣味性。近年来,报告团由“个人单打独斗”升级为“小分队协作”,通过内部讲座打磨质量,每年更新“点单式”讲座目录,持续提升科普活动的实效与吸引力。秘书长吴超英通报了近年工作成果:去年全年开展科普讲座548场,今年上半年已完成295场,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鲜宁副秘书长从时代要求和实践路径两个维度阐述了中小学科普工作的核心要义。她指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开展科普的社会责任。《科普法》明确提出要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校应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科普,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放基础设施和资源,为公众参与科研提供便利。来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实践建议。孙英副校长希望进一步推动科普讲座与课堂形成“课内学习+课外拓展”的联动机制,并以趣味问题引导学生兴趣;科学教师都炜强调,科普应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即便在中高考冲刺阶段,科学精神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也不可或缺。刘清洁副书记则肯定了报告团在机制建设、队伍提升方面的成绩,并表示离退休处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在自由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和专家们围绕如何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讲座、利用现象引入科学知识、融合美育元素、运用AI工具启发学生兴趣,以及发挥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资源优势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最后,陈志英教授发布了新学期“点单式”讲座目录册,将发送至有需求的学校和部门,为科普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便利。此次科普沙龙既是落实《科普法》的实际举措,也是高校、基础教育和社会多方合力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探索。未来,北航老科协将继续优化科普队伍建设,发挥资深专家引领作用,推动科普内容、形式与青少年需求的深度适配,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打造高素质的科普队伍,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分会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高阶科普”走进成都农业科技职业院
2024年9月9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戴进业研究员走进四川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作题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的报告,为3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成都市温江区科技局(区科协)负责人张亚林出席开幕式,她表示,本次活动是成都市温江区科技局举办的“高阶科普”主题报告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活动通过讲述科学家故事、传播科学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造就一代科技新人。活动现场,戴老师的报告内容从中国古代利用石油的历史,到近代中国石油工业的艰难起步,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其中,着重介绍了大庆油田这一惊世发现和发展历程,特别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代代石油工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我国石油的自给自足,为国家经济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誓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各位师生。对于本次科普活动,同学们表示,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深刻理解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激发了自己投身科学事业、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首航老科协举行授牌仪式并开展工作座谈会 2024/09/19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数学研究院分会召开2024年度新秋座谈会 2024/09/13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声学研究所分会举办2024年度学术沙龙 2024/08/30

北宫小学与丰台区老科协理事单位国防科普教育中心商讨武龙太极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关事项 2024/08/28

原子能院老科协积极参加社区党建活动 2024/08/20

丰台区老科协常务理事会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会 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