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11
2023/10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通知 部署开展2023年全国“敬老月”活动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10月1日至31日开展2023年全国“敬老月”活动。今年“敬老月”活动主题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的通知全国老龄委发〔202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各计划单列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龄工作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涉老社会组织: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营造养老孝老敬老良好社会氛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开展2023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宗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下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在全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树立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着力打造适老宜居社会环境,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活动主题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31日。四、活动内容(一)加强宣传贯彻,共建共享无障碍环境。广泛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宣传活动,推动法律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无障碍环境理念,普及无障碍环境知识,提升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意识。持续推进“智慧助老”行动,引导志愿服务组织、涉老社会组织等面向老年人开展运用智能技术培训等活动,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电子设备。支持涉老社会组织开展2023年老年智慧出行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扩大出租车电召和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覆盖面。积极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推广社保线上线下便民服务举措。(二)动员各界力量,开展走访慰问和关爱帮扶。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重点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进行走访慰问,倾听群众呼声,传递暖心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排查化解涉老矛盾纠纷。广泛动员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开展志愿助老服务活动。组织动员更多志愿服务组织参与青年志愿者助老“金晖行动”。(三)优化为老服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持续加强养老诈骗防范治理,重点加强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风险监测和预警提示,严厉打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犯罪活动,强化老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大老年人反诈知识宣传力度,发布典型案例,打造宣传品牌,切实增强老年人防范意识。支持法律援助机构、公证机构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让法律服务更好惠及老年人群体。制作播出“守护夕阳”老年普法宣教广播系列节目,组织开展老年普法教育进社区活动。(四)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大力宣传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普及疫苗接种、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防治、伤害预防、应急救助、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健康知识。深入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促进和老年心理关爱活动,促进健康老龄化。积极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举办老年健康知识大赛。(五)丰富文体活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各地老年大学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广场舞、健步走、歌咏、阅读、书画、摄影等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九九重阳”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加强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举办老年人健身交流、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项目。鼓励各地在“重阳节”当天免费向老年人开放体育场馆和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老年人提供优惠服务。支持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养生旅游、医疗旅游等休闲度假类产品。将残疾老年人健身体育纳入全民健身整体安排,推出更多适合残疾老年人的康复健身体育方法和活动。(六)强化宣传倡导,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等活动,在全社会凝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广泛共识。大力宣传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典型事迹,激励引导广大老龄工作者学习先进、奋斗奉献。鼓励创作播出敬老题材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开展全国敬老养老助老公益广告征集暨展播活动,播放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推荐影片。开展“银龄阅读—金色年华”老年阅读系列推广活动。推广各地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典型经验,弘扬孝老敬老文明乡风。以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载体,选树宣传孝老爱亲家庭典型。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行动,推动营造关心爱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五、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要高度重视“敬老月”活动,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活动的组织领导,做到提早谋划、精心安排、统筹推进,认真落实《“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的“每个县(市、区、旗)每年开展一次‘敬老月’活动”的工作要求。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行业的优势,整合资源,打造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二)灵活创新,注重实效。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搞铺张浪费,不搞形式主义。  (三)面向基层,扩大影响。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注重统一组织活动和群众自发开展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涉老社会组织作用,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加强对“敬老月”活动的宣传报道,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各省(区、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各计划单列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龄工作委员会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并于2023年11月15日前将“敬老月”活动总结报至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2023年9月25日END来源:中国民政转自“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平台”公众号
10
2023/08
关于动员北京市科协社会组织参与防汛救灾的倡议书
各党建工作小组,学会、基金会,基层组织: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极端降雨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首都防汛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8月6日,北京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进一步部署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强调要一鼓作气打赢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攻坚战。为做好引导动员广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工作,现发出以下倡议: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要性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充分认识首都防汛救灾工作直接关系首都功能、首都安全,切实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党建工作小组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做好表率。各学会、基金会,基层组织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为打赢这场攻坚战贡献应有作用。二、积极响应号召,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有序行动各学会、基金会,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利用自身在专业性、组织性等方面的优势,有序参与到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凝聚专业人才,为尽快恢复受损基础设施建设、防范次生灾害等方面提供专业力量支撑。加强防汛救灾和灾后防疫等科普宣传,增强广大首都市民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支持受灾企业加快复工达产,以灾后重建为抓手,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受灾地区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动员会员投入灾后重建,发挥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三、加强宣传总结,营造社会组织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和信息报送工作。用好管好网络等舆论阵地,有序参与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维护良好秩序。注重发掘本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讲好抢险救灾感人故事,做好经验总结、宣传推广和信息报送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参与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党员群众的关心关爱,为救灾重建创造良好环境。市科协社会组织党建委办公室 2023年8月8日
29
2023/07
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8
2023/07
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6
2023/07
关于印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京科协发〔2023〕43号市学会,各区科协:现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年7月1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工作要求,按照《中国科协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工作部署,充分增强市科协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联盟等社会团体(以下简称“学会”)参与科普工作的责任意识,调动其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首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首都地区形成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化协同科普新局面,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具体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落实“一流学会必须要有一流科普”的新时代使命。坚持融入大局,紧扣中央有关部署和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命任务,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坚持与“北京特色一流学会建设”结合,切实发挥社会组织属性,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学会科普阵地建设、强化学会科普资源供给、打造学会科普活动品牌、推动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中建功立业,助力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二、主要工作任务(一)积极完善科普工作机制,提升科普服务能力1.完善学会科普工作机制。明确本学会科普工作重点任务,探索构建品牌、平台、队伍、阵地“四位一体”的学会科普工作服务体系,推进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以学会年度考核为导向,进一步明确科普工作职责。明确专人分管科普工作,组建本学会科普工作队伍,制定年度科普工作规划、计划,明确本学会科普工作重点任务,将科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安排,确保学会科普工作有机构、有谋划、有部署、有考核。加强上下联动,积极主动与国家级学会对接,聚集更多优势科普资源和人才资源,联合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推动科普信息资源应用和科普活动落地。2.强化学会科普价值引领。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积极参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着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学术风采与研究成果。加强科普内容政治性、科学性审核把关,积极开展科学辟谣,加强科学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科普工作融入新发展格局和新时代首都发展,服务教育、科技、人才贯通发展,实现科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价值。3.培养学会科普人才队伍。建议有条件的学会设立科普工作委员会,建立科普专家库或科普专家团队。学会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开展科普工作,为本专业领域科普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吸纳科技工作者,不断扩充各行业、各领域科普人才。组建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伍,规范管理,不断增强学会科普服务能力。4.加强学会科普激励。有条件的学会设立科普工作、科普成果和科普任务的动员激励机制,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主动开展科普工作。推荐学会优秀团队、个人以及科普成果、科普作品参加国家、地方表彰奖励。积极参与“典赞时刻·首都科普”“首都科普好书”等评选宣传活动。5.参与科普标准制定。参与研究和制定本专业领域科普宣传大纲、科普工作指南等,分级分类制定科普产品和服务的标准规范,开展本领域标准规范宣贯工作,探索开展科普成效评价。(二)积极推动科普阵地建设,强化优质资源供给1.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参与“科技馆之城”建设工作,支持学会发动支撑单位、会员单位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展览馆等科技类设施或建立科普基地、科普场所和网上展馆,配套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学会与科技场馆加强合作,共同建立科普阵地,构建优质科普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基地。2.加强科普传播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全媒体生产体系建设,加强精品内容生产,汇聚融合本行业、本领域科学传播资源,建设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融合的学会科普工作平台,全面强化科学传播动员能力。搭建网站、期刊、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账号等平台窗口,组织本领域、本行业科技工作者围绕公共卫生、科学事件、突发情况等及时发声,聚焦群众需求和首都发展需求,积极创作发表科普作品。3.加强合作交流平台建设。积极开展领域内及跨领域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合作机制,开展科普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合作,传递科普价值,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等活动。(三)广泛开展科普特色活动,努力打造品牌亮点1.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围绕各领域、行业、学科特色的纪念日、活动周等重要节日,围绕时事热点,结合学会自身特色与资源优势,开展专题科普活动。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周、科学跨年等重大科普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以科普讲座、科技咨询、科普展教、科普创作等形式,开展贴近首都发展、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品牌活动。2.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科普作品原创能力,推出精品科普资源。面向前沿科技领域,积极开展前沿科技、重大成果的科技资源科普化。加强与专业科普机构、传媒等合作,促进将最新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化。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鼓励和推动大科学装置、各级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实践基地等面向社会开放。利用自身科技资源服务科技场馆和首都科普。3.推进科技志愿服务。规范科技科普志愿管理工作,积极动员本学会科技工作者,面向重点人群,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结合防灾减灾、应急避险、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生态保护等群众关切问题,突出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要节点,开展科普讲座、科普阅读、科普宣传、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文化场馆、科技场馆、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公共场所开展的公益性科技科普服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行业领域优势建立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组织。运用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机制,提供科普事业人才支撑。三、保障措施(一)加强对学会科普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将学会科普工作纳入学会整体工作中,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各学会设立科普工作专项,将科普工作作为“北京特色一流学会”创建的重要内容,从人才服务、示范引领、职称评定等方面做好支撑服务,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学会和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促进学会科普工作深入发展。(二)支持学会开展相关领域的高质量科普工作积极与学会共建科普培训平台,指导和培育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创作,加大优质科普内容供给。主动联系对接学会,充分利用系统工作会、交流会、培训活动等,搭建科协与学会交流的平台,引导学会优质资源服务基层。围绕应急科普、“双碳”、食品安全、心理健康、“双减”、青少年科技教育等重点领域,充分依托学会力量,共同推动科普工作。(三)加大对学会科普工作的宣传和激励力度 积极开展学会科普平台和品牌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建设科普特色学会,积极选树学会科普工作和科普人物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进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推动优秀科普项目、科普成果纳入各级科技奖励评选,激发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工作的内生动力。各区科协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支持所属学会开展科普工作。 转自: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
26
2023/07
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科协发宣字〔2023〕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国科协、教育部决定共同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现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落实。中国科协 教育部2023年7月14日(联系人: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 生文远 沈林芑,联系电话:010-68527152)“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将价值引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2.任务目标。构建开放协同工作模式,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二、主要任务1.大力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教育。邀请院士专家走进校园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组织科技辅导员、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讲述科学家故事。鼓励各地分层次建立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在“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行动”中,组织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开展科学家精神演讲报告。2.精心打造“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依托中小学建立一批“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以下简称“众创空间”)。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当地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科技馆里的思政课”“科学家故事戏剧社”“Z世代天团秀”“逐梦采风团”等品牌活动,定期开展业务指导、交流培训。组织帮助中小学师生参与“科学也偶像”短视频创作传播活动。3.深入开展科学家故事阅读推广。充分利用中小学现有读书角、图书架、书报亭,充实科学家故事图书。提升科学家精神出版物质量,推动出版社、科技馆等机构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并定期更新补充。以班级为单位举办故事分享会、主题班会,以学校或地区为单位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朗诵等多种活动,支持科学家、科技辅导员深度参与学生故事分享,指导演讲朗诵等,推动形成阅读交流科学家故事浓厚氛围。4.加强科学家精神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科学家精神专栏”,提供优质数字资源。依托“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让科学大师剧走进中小学校。三、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科协、教育部门要把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实施。加强上下联动,加强统筹协调,运用众创众筹等新理念,有效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用,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参与主动性,形成科学教育优质资源有效融合。2.加强分工协作。中国科协、教育部建立跨部门联合工作专班,定期开展会商。中国科协以“众创空间”为载体,以现代科技馆体系为依托服务赋能各地科协和中小学校。中国科学技术馆负责“众创空间”建设总体实施,制定规范标准,成立专家团队,指导各地具体推进。教育部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为各地提供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各地科协、教育部门及所属科技馆和中小学校主动加强沟通对接,建立开放协同机制,统筹各自阵地、队伍、活动、平台、项目资源,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3.鼓励探索创新。各地科协、教育部门要不断探索创新以文化人的有效方法、载体和手段。鼓励中小学生走进科学家工作场所,沉浸式了解科学家故事,感悟科学家精神。支持学校排演科学家故事短剧,鼓励支持中小学生制作易于传播的科学家故事微短视频等,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美育汇交融合,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研究出台有效可行的配套举措。4.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及时凝练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选树典型案例,及时做好行动成果宣传和先进经验、典型案例推广。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放大正面效果,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在社会营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浓厚氛围。
29
2023/03
北京老科总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北京老科总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北京老科总在市科协的领导下,在中国老科协的指导下,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中央、北京市新时代老龄工作有关要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团结引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为新时期首都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坚持党建引领,保证总会正确的政治方向1.深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总会网站、微信号、微信群等形式第一时间将会议精神和学习资料推广到老科技工作者手中。组织老科技工作者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并形成专报上报至市科协党建委和中国老科协,表达老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组织各单位收看市科协举办的科技工作者二十大代表报告会直播,聆听二十大代表分享心得。各分会、会员单位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多种形式掀起学习热潮。中科院老科协领导班子组织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下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计划安排;中国原子能院老科协召开党建会议,深刻领会宣贯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国农大老科协开展“喜庆二十大、师生话成长”活动,座谈农大历史故事,与青年师生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北理工老科协开展了5期“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百年党史老少共学共讲系列活动;北京铁路老科协、中国计量院老科协等开展了“喜迎二十大征文书画摄影展”。2.推动党建工作小组带头学习。组织党建小组成员参加2022年北京市科协党建工作会,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中国老科协“七大”会议精神、北京市科协“十大”会议精神等,第一时间围绕学习内容开展专题讨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老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3.发挥党建工作小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召开会议和专题研讨等形式研究北京老科总重点工作。让党建工作小组为总会重大事项做前置把关,保证总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民主办会水平。研究讨论了提交六届五次理事会审议的议题;研究讨论了2022年度中国老科协奖的候选人名单;研究讨论了总会参加市科协十大、中国老科协七大的代表人选;研究章程修订事宜;研究了加强总会项目和经费使用管理工作等。4.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科协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价值引领的实施意见》,与市科协党校加强合作,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北航教授郑彦良等4名老科技工作者成为市科协科学家精神首批宣讲团成员。在公众号上设置了“众心向党”专题栏目,发布“弘扬科学家精神”推文。动员各分会走进中小学科研院所、高校和有关单位进行宣讲,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进步亲历者、科技知识传授者的优势,让老科技工作者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精神宣讲活动170余场次,并通过线上媒体积极推广,线上线下受众累计超607万余人次。通州区老科协联系以竺可桢、李四光、陆士嘉等科学家后人为主的科学家精神宣讲人员,打造“竺可桢班”“李四光班”等科学家班品牌活动;航天三院老科协组织了老科技人员“畅谈航天,点亮梦想”的线上分享活动,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北京科技大学老科协围绕“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挖掘学校典型人物的事迹,讲好北科七十年发展史、奋斗史;北航老科协围绕弘扬空天报国主旋律,全年在校内外,做讲座、报告、党课近百场,受到广泛好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推出15期微视频,点击总量超过500万次,有力地强化、扩展了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总会组织了老科技工作者参与“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相关工作,13家老科协组织189人到北京科学中心现场参观,组织21名老科技工作者报名参与志愿讲解工作,共参与活动46人次。    二、积极发挥工作委员会作用,落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1.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科普活动。在总会科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带领下,总会科普工作在活动数量、传播形式、受众影响等各方面实现了较大的提升,科普能力得到进一步激发,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2022年各单位、各科普团体共开展各类科普活动640余场,线上线下累计受众达1018万余人次。清华老科协积极参与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讲座已经被许多学校列为双减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中科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组织开展的“科学家进校园,点亮青少年科技梦”活动,受到延庆师生广泛好评;原子能院老科协“服务双减”工作队走进四0一学校,为全校师生做题为“上古神话和中国当代航天”的科普报告;华北电力设计院老科协组织人员到贵州省平塘县金科村“大窝凼”进行了调研,编写了“中国天眼——FAST”的科普小册子。继续推动文化与科普相融合,邮政老科技工作者团队走进基层,宣讲邮政邮票和党史的密切关系、集邮科普知识;华北电网老科协组织线上线下文化活动18场,参与受众上万人次;中国水科院老科协文化作品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刊登推出。秘书处还梳理了2022年北京老科总科学家精神、科普进校园课程目录,其中科学家精神37讲,科普进校园讲座140讲。两份目录将作为北京老科总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助力“双减”基础素材。2.开展咨询建议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支持开展涉及种业创新、老年产业发展等多领域17项选题作为重点项目。其中,绝大部分选题将通过举办决策咨询沙龙的形式发动集体智慧,发挥老科总跨界、交叉的优势,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贡献智慧与力量。北理工老科协举办了材料领域、集成电路领域卡脖子技术及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沙龙;联合北京物联网学会共同举办物联网技术助力智慧养老研讨会;国杰研究院在清华大学科技园举办“国产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人才建设研讨会”;北林大老科协举办“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决策咨询沙龙、开展北京平原区两个百万亩造林高质量培育调查与研究等。2022年,共征集老科技工作者建议69项,已全部通过市科协渠道报送,得到市农业农村局、园林绿化局等相关部门回复8项。对2021年咨询建议工作较为突出的中科院老科协等2个先进集体、洪延超等9名优秀建议组织者以及39项建议进行表扬。注重加强智库基地建设管理,按照市科协要求开展自查工作,不断完善智库基地建设管理,为老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提供平台支持。3.积极参与北京市科协“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动员组织清华大学老科协、丰台区老科协等分会报送服务企业专家65人。积极参与市科协创新资源对接会暨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园区行”走进通州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场成果征集活动,报送13项相关科技成果,并组织专家参加通州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线上对接会。动员团体会员单位参加2022年“专业智库基地通州行”活动,助力推动市科协专业智库基地资源下沉服务区域发展。在老科技日期间,启动了“新征程”科技为民创新技术成果线上展,通过数字化方式,推介展示宣传科技为民创新技术成果共计30余项。组织专家与企业围绕技术需求和科技创新需求,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共计88场次。中国农机院老科协专家先后考察访问了山东、河北、黑龙江、江苏等地区10余家企业,为企业发展和优化管理出谋献策;清华大学老科协为儒力公司、神美科技公司以及中交集团东北设计院等科技企业提供专家咨询;中国农科院老科协与北京中安国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复函海峡振华(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作意向书,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4.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老科技工作者走进郊区、乡村提供科技服务,参与制定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和科普培训等活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和科技素养,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国农大老科协面向农牧民举办各类线上技术讲座58场,接受农牧民技术咨询300多次,现场解决农民的技术难题23次;中国林科院老科协推进长江三峡库区“沧海桑田”项目,助推桑产业发展;中国农科院老科协面向京郊顺义区等地进行考察、咨询和现场技术指导,参加延庆区申报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考察和规划编制工作;服务怀柔科学城工作委员会组织老科技工作志愿服务者针对日常饮食、老年人疾病预防等内容为郊区居民举办科普讲座;中国农技院老科协组织16名来自不同农业机械领域的老农机专家开展科技交流会,为农业机械化出谋划策;延庆老科协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指导,不但提供技术服务,还指导农村管理、组织建设,成为农民的贴心人。5.开展科技为老服务。北京老科总与老年科技大学等合作,每月开展一期会员线上课堂,组织营养专家、心理健康专家和法学专家等为老科技工作者授课,关注老年人健康和权益保护,提升会员服务能力。组织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在“重阳节”开展慰问活动,向老科技工作者发送《致首都老科技工作者的节日慰问信》,设置“敬老爱老”“养老防诈”专题,通过《最美长安街》散文线上朗读、书画摄影展、手机使用培训等科技活动,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社会氛围。在社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系列活动中,邀请北京针灸学会秘书长黄毅以《中医健康养生》为题,为十万平社区老年人做了一场体验式教学。丰台区老科协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发起“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特别专题”公益活动,为老年人群开展健康讲座及服务;中咨公司、北理工、清华大学、中科院、原子能院等老科协针对会员开展了智能手机、电脑使用培训班,帮助老科技工作者跨越“数字鸿沟”。三、加强总会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1.获评5A级科技社团。为全面促进总会规范化建设、推动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北京老科总参与了本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此次评估,北京老科总秘书处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和社会组织评估指标,认真组织,积极、规范、有序地梳理了各项工作。在各分会、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评估专家组实地调研、资料审查和座谈交流,总会在全市社会组织中脱颖而出,获评为5A级科技社团。借助此次社团评估,北京老科总将进一步加强自律诚信建设、切实提高民主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自觉地接受社会的监督,有效推进北京老科总发展和服务能力提升。2.组织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分别组织召开六届五次理事会和六届七次、八次常务理事会,组织理事、常务理事学习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北京市科协“十大”、中国老科协“七大”会议精神,推动理事会讨论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研究总会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发挥理事会作用,推动各位理事履职尽责,提升民主办会水平。3.社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发展基层组织,推动资源下沉基层,在石景山和丰台以10个社区(物业)为依托,设立“社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社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北京老科总以党建为引领,发展基层组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推动资源下沉的具体举措。该项工作也成为了中国老科协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的典型案例。丰台区老科协积极发挥社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枢纽作用,联络、协调多方资源,让老科技工作者在社区青少年教育、老年健康和敬老活动中提供科技服务;石景山区的社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开展了“九九重阳”为老服务月系列活动,为社区老人送上节日温暖和祝福。  4.开展分支机构自查工作。为落实北京市民政局召开北京市市级社会组织专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积极联系动员各分会高度重视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对照通知中所列的24种纳入本次专项整治范围的情况逐项自查。在收取分支机构自查材料后,北京老科总秘书处结合组织分支机构开展工作及管理过程中掌握的情况,对具体问题做了统计、梳理,均已向上级部门报备。5.加强北京老科总信息工作。今年3月创办《北京老科总活动动态》周刊,每周梳理市科协、中国老科协、总会秘书处、各分会、会员单位等工作动态,及时将工作组织情况、科技活动开展情况传递给老科协组织和会员,累计发刊40期,发布活动信息230余项,进一步增强老科协组织粘性,不断促进交流广度与深度,得到各分会的支持肯定。同期每周向市科协人事部递交工作动态,让市科协领导了解老科技工作者们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良好状态。四、做好专项工作,提升总会影响力和凝聚力1.以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积极做好线上传播工作,广泛宣传展现科技工作者风采,营造浓厚节日氛围。组织各单位推荐老科技工作者代表50名、专兼职干部170名参与创新争先活动,以表扬优秀、促进创新。组织开展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专题活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动员各分会开展了诗歌和散文类创作、生态文明科普报告和科普提升座谈交流会等科技日活动。2.组织代表参加中国老科协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6月18日中国老科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按照代表候选人推荐办法和工作程序,北京老科总共推荐张鸿博、胡元明等七位同志作为代表出席了大会。在各位代表的积极配合下,秘书处按照中国老科协会议安排和有关要求,顺利完成了大会的组织、协调及各项工作任务。3.开展2022年度中国老科协奖推荐工作。按照《关于开展2022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励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动员各分会、团体会员开展了中国老科协奖候选人组织推荐工作。经各分会申报、党建小组研究讨论和理事会审议推荐的11名老科技工作者都获得了本年度中国老科协奖。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以激励更广泛的老科技工作者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4.以“新征程”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第七届全国老科技工作日暨北京第十八届老科技工作者日”系列科技活动。9月21日上午,北京市科协沈洁书记带队到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调研工作,并与老科技工作者代表围绕“加强新时代老科协工作,更好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座谈交流。9月28日,承办了“第七届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暨北京第十八届老科技工作者日”北京主场活动,通过线上文艺汇演的形式,弘扬科学家精神,展现老科技工作者风采。活动通过光明网、央视频、抖音、微博等平台同步播出,在线观看量超200万人次。积极组织老科总分会围绕主题,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科普进社区、进机关等科技活动55场次。一年来,北京老科总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距离首都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期盼,北京老科总的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对新时期老科技工作者的特点和需求思考研究不够;对老科协组织活动及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宣传不够;对分支机构及团体会员的工作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五、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北京老科总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按照北京市科协系统工作会会议精神,结合中国老科协2023年工作要点,积极参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事业建设,为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搭建平台,主动融入市科协“八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好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将老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在市科协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1.高举党建大旗,不断提升政治引领的广度与深度。组织引领各分会、团体会员单位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抓好关键少数学习,推动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学习,将党的声音和政策及时、准确传达给老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北京老科总党建小组的政治核心作用,继续谋划落实市科协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及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关意见要求,引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2.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的批示精神,把“四服务”的要求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秉承“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主动创新基层老科协组织形态和工作方法,坚持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支持和鼓励老科技工作者发光发热。(1)继续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工作。组建科学家精神宣讲队伍,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学校、进社区、上网络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参与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科协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2)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广泛吸收优秀科普讲师,充实报告团专家队伍,提高老科协报告团活动质量。积极参与市科协首都科学传播融媒体平台工作,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精准科普,积极参与科普助力“双减”,推动科普走进基层,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各类科学普及活动。(3)积极对接市科协科创服务平台工作,参与落实“千人进千企”行动。积极服务企业创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诊断、技术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加强对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科技服务。鼓励支持会员参与、举办国际科技、学术等交流活动。(4)继续发挥智库基地作用。支持老科技工作者通过学术交流、专题沙龙、重点选题等形式,提出高质量、有深度、有价值的决策建议成果。推荐老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鼓励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参加高端智库工作,参加有关政策法规、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工作。(5)开展科技为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支持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专业领域特长,进入农村,走进郊区,围绕农民技术培训、地方产业规划、农业产业发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提供科技服务,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6)关爱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学术、经验优势,在青年科技人才早期培养和人才托举工作中积极作为,通过学术座谈、基金项目指导等方式,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3.开展科技惠老服务,提升为老服务能力和水平。联合北京老年科技大学,开展银龄科普行动,推动老年科技教育进社区、下基层,加强渠道建设。开展以智能设备使用、老年人权益保护、健康养生、老科协组织能力提升培训等主题内容的科技活动,为提升老年人科学素质服务。4.组织实施好“第八届全国老科技工作日暨北京第十九届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做好全国老年科技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老年科技日前后,组织老科技工作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展示老科技工作者精神风貌,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5.提升宣传工作水平。加强对“老科协奖”的宣传。加强对老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和老科协组织优秀活动的宣传。建设并利用好微信公众号、网站、微信群、《北京老科总活动动态》等媒介,加强信息互通与交流。加强与媒体的联系与合作。6.加强总会制度及组织建设。按照“一盘棋、一张网、一团火”的理念,不断完善总会制度建设,丰富总会工作体系,提升总会科学决策及管理水平。按时推动总会换届工作,加强推动各工作委员会作用的持续发挥,加强会员间的交流,加强对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的工作指导,引导理事更好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工作体系的不断加强为总会事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