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普文化 > 科普活动 > 详情
​刘建军研究员应邀为“科普论坛”作报告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老科协 发布时间:2023-12-06
 

  2023年10月13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讲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建军研究员,为“科普论坛”作“火星探测和中国的‘火星一号’”线上报告


  刘建军研究员以详实的资料和精美的视频、图片作了一场“火星探测”的精彩报告,刘老师从火星探测历程、为什么要探测火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火星一号)和主要科研成果四个方面作了详尽的解析。火星探测经历过裸眼观测、望远镜观测、航天器探测历程,其中航天器探测自1976年开始到2022年,共进行了47次探测任务,探测的科学问题从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特征进入到发展新技术和科学发现为目标的探测过程。老师认为:“好奇心的驱动-个体;维护我国太空权益的需要-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技术;“火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火星探测的主要驱动原因。在重点讲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时,老师说: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踏上未知的征程,成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引领者,并于2021年2月10日,在火星上成功着陆,实现一次完成绕、着、巡,为人类探索火星的未来揭开了新的篇章。天问一号搭载了13台科学仪器,这些仪器帮助科学家研究火星的地质构造、大气环境和水冰分布等奥秘,揭示火星的真实面貌。  刘建军研究员最后说:2022年11月26日国家发布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规划,未来将要继续进行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任务,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天问一号”参研参测团队时的重要题词:“伟大事业 ‘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努力拼搏、不负使命,完成好各项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