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总会动态
26
2024/11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老科协助力广西中小学教师科学营圆满开展
2024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植物所老科协接待了由广西科技馆和青少中心组织的2024广西中小学教师科学营。科学营由来自广西14个地级市的44位科技教师组成,教师们在植物研究所听取了学术报告并参观了植物园园区和植物展览温室。植物所老科协副理事长张大明研究员作了题为“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进化”的学术报告。他从分子由来、发展、结构到分子的应用,通过列举实例,细致讲解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进化的相关知识。现场气氛热烈,科学营的教师们纷纷虚心请教,张老师一一作了耐心解答。国家植物园高级实验师张会金带领大家参观了植物园园区和植物展览温室。张会金老师认真地介绍了园区内的植物种类,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参观温室的老师们表示有很大收获,不仅拓宽了自身的植物学知识面,更为日后开展科学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此次活动,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植物所老科协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广西中小学教师科学营提供了一次高水准、高质量的科学学习与交流机会,为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25
2024/11
“首都科普好书”7部作品获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
近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公布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结果,共30部优秀科普类图书作品荣登榜单。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推荐的《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等7部图书作品获奖。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话说生命之宫(上下卷)》凭借其深入浅出的生命科学解析和生动有趣的叙述方式,荣获“科普图书特别奖”。该书由著名妇产科大夫谭先杰教授创作,书中展现的作者精湛的医术、大爱的医德、科普的情怀,令人感动。该作品入选2023年“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和中国林业出版社《蹄兔非兔 象鼩非鼩》获得“科普图书金奖”。此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磅礴为一:通才型学者的风范》、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钱三强往来书信集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中国动物:很高兴认识你》4部作品荣获“科普图书银奖”。“首都科普好书”征集推广活动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优质科普资源推广品牌项目,每年面向社会公众推荐30部年度优秀科普图书,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各类阅读分享活动,推动全市性科普阅读空间建设,共同探索科普阅读推广的常态化、体系化、规范化机制。为扩大首都科普好书传播推广力度,2024年9月25日,北京市科协联动天津市科协、天津市科技局、河北省科协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功举办2024京津冀优秀科普图书书目暨科普创作出版主题交流大会,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1
2024/1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老科协组织会员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24年10月31日,为重温科学历程,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学习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老科协组织会员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自动化所老科协理事长易建强等一同参观了展览。大家先后观看了“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藏精品展”“九章流徽——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刘徽专题展”“告别铅与火——王选生平事迹展”“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详实的馆藏资料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科学家形象:“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展示了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九章流徽——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刘徽专题展”介绍了我国魏晋时期伟大的数学家刘徽的相关事迹。展示了他从先秦以来的中国典籍中汲取思想营养,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九章算术注》,为中国古典数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的过程。“告别铅与火——王选生平事迹展”通过50余件展品和120余幅史料图片,生动呈现了王选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一生,展现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第二次革命的光辉历程。“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通过三百多件手稿、档案、书信、图片、证书等珍贵资料,生动展现了梁思礼院士的生平事迹,展示了梁思礼院士在火箭、导弹控制系统领域做出的贡献,体现了梁思礼院士的家国情怀和人格风范。参观结束后,会员们纷纷表示深受触动与鼓舞。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众多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与精神风貌,更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他们将以这些杰出科学家为榜样,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发挥自身余热,为推动自动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以及科技知识的普及传播贡献力量。
20
2024/11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举办2024年度“濒危旗舰动物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2024年10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主办,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承办的“濒危旗舰动物研究与保护”的学术沙龙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赵震声、曹以玉,顾问何远光以及来自动物研究所、遗传发育所、地质地球所、国家天文台、国科大、生态环境中心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胡义波研究员作了题为“濒危旗舰物研究与保护”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严峻,急需继续深入研究珍稀濒危动物的濒危机制,创新濒危物种解危技术和有效方案,保护和复壮濒危动物小种群。虽然我国近年来在濒危旗舰物种的濒危机制、演化适应、遗传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我国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实践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例如:(1)如何快速高效地解析物种的濒危机制?(2)如何完善濒危物种解危技术和手段?(3)如何将保护生物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保护实践?(4)逐渐增多的人与濒危动物冲突的问题如何化解?随后,王代平研究员作了题为“鸟类性选择与保护研究”的邀请报告。报告通过大量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进化模型、多个物种表型的系统发育比较等方式系统地开展了对于鸟类性选择的研究,并且探讨了性选择理论和行为生态学框架下的保护生物学实践。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分别就濒危物种保护、旗舰动物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熊猫的研究与保护、朱鹮的发现与保护研究等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旗舰动物”的科学定义和种类规范提出了建议。最后,曹以玉副理事长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此次沙龙主题贴近科技前沿、定位准确,是一场高端科普交流活动;沙龙专家参与广泛,讨论热烈,使得前沿学术问题得到了深度交流与探讨。他表示,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将继续支持动物所老科协的各方面工作,期待明年的沙龙办得更加精彩!
12
2024/11
北京老科总邮政宣传团举行“2024老科技工作者日报告会"
2024年10月12日,北京老科总邮政宣传团举办了一场专题报告会,会议以“第四次工业化的人工智能:全球趋势与中国机遇”为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激励老科技工作者,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成科技强国。会议邀请了“领邦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崔忠伟博士作报告。报告中,崔博士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当前在生活、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演示的过程中,崔博士还在AI现场回答了大家的提问,特别是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涵义进行了诠释,让大家明白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等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报告结束后,邮政宣传团立即开展了一次座谈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大家围绕‌“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揭示了什么?”“如何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再对标、再学习、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技工作者的指示,建设我们的团队,更好地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两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通过耹听崔博士的讲解,与会者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了新的认识,更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在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报告会和座谈的成功举办,为北京老科总邮政宣传团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激发了老科技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知识,继续发挥余热的信心,还调动了老科技工作者宣传科学,普及科学,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02
2024/11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2024年学术沙龙在兰州成功举办
2024年9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主办、中国老科协和中国老科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支持、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老科协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共同承办的“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学术沙龙在甘肃兰州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赵震声,甘肃省老科协会长杨祁峰、副会长任贵忠,兰州市老科协会长乔甘颖,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老科协成员和分院系统各单位离退休工作人员等共计40余人参加活动。兰州化物所副所长石峰研究员作了题为“西部地区资源能源结构与国家‘双碳战略’”的主旨报告。石峰指出,我国正在积极应对国际变化,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构建能源战略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并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和西部地区资源能源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介绍了我国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的发展与应用。他认为,二氧化碳的生物利用技术符合绿色生态理念。他强调我国西部作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丰富地区,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形势政策,着力解决石化工业供需不匹配、低碳生产工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勇教授以“分子催化剂光催化水分解以及二氧化碳还原研究”为题作了特邀报告。丁勇在报告中深入介绍了光催化分解水技术以及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还原在实现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目标。他指出,光催化分解水技术的灵感来源于天然的光合作用,是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二氧化碳光催化转化存在可见光区吸收弱、分离难转移慢、析氢反应等制约瓶颈,丁勇及其团队进行深入研究,成功合成了多氧钨酸盐节点的金属-有机笼等特定结构的催化剂。在报告结束后的讨论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共同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与我国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的碳基资源利用-从碳排放到碳资源循环,西部可再生能源与国家能源系统的有效耦合,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区域能源、化工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分享了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心得与经验,探讨了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路径与可能。最后,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赵震声作总结发言。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和学术沙龙的相关情况,指出本次学术沙龙讨论充分、效果显著,为科技工作者们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可以让大家分享经验和知识,研讨主题聚焦科技前沿,关心国家政策。他希望大家能继续攻坚克难,积极学习前沿科技,并做好专业研究与科普工作之间的转化。他建议老科协在发挥老专家老同志们的经验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活动阵地的带动聚合作用,进一步吸纳中青年学者参与研讨交流,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讨论。他希望对科学技术感兴趣的同志们能退而不休,继续发光发热,为科学事业和科普工作发挥优势、建言献策。
30
2024/10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过程工程所分会举办“离子液体领域的科学问题及技术创新”学术沙龙
2024年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老科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老科协支持,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过程工程所分会承办的“离子液体领域的科学问题及技术创新”学术沙龙在过程工程研究所举行。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顾问何远光、副理事长曹以玉,海淀高新技术老科协马扬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化学所、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理化技术所的专家学者,以及过程工程所李春山研究员科研团队部分成员参加了沙龙活动。李春山研究员为本次沙龙作主旨报告,报告基于大量文献资料,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在离子液体物性基础研究及其在物质转化与分离方面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特别在当前国家开展碳减排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重点探讨了离子液体在化学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主旨报告结束后,与会各位专家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交流讨论。大家对报告内容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报告既反映了离子液体领域的研究状况,又体现了该研发团队的具体研究成果,讲解深入浅出,教益良多。李春山研究员和化学所刘志敏研究员共同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最后,何远光顾问、曹以玉副理事长、马扬理事长、马兵秘书长分别作总结讲话。他们一致认为,本次沙龙举办得很圆满、很成功,各位与会专家讨论充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不仅让与会人员接触到了一个新兴领域,还为将来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符合抢占科技制高点的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战略。希望科研人员能够重点思考本次活动产生的意见能否落实于实际研究,形成学术成果。同时,还要重点思考关于人才队伍的培养问题,关注年轻人的发展,以便在新的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
29
2024/10
国杰研究院举办“幸福养老专题”讲座
2024年10月22日下午,北京老科总团体会员单位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举办《国杰大讲堂》“幸福养老专题”讲座。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国杰研究院相关部门、北京老科总秘书处及社会相关机构千余人参加。国杰研究院裴兆宏常务副院长进行了致词,介绍了国杰研究院及大讲堂相关情况。研究院“博士创客项目研发部”赵爱沅介绍了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及背景。幸福博士宋志颖围绕发挥余热服务社会,提升生命的高度和长度为主题进行了讲座,主要讲述了:幸福的五个维度、幸福养老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如何提高幸福感、如何提升生命价值感、如何营造幸福生态圈,与会者收获颇丰。最后,国杰研究院李显扬院长进行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会议的及时和重要性,表示国杰研究院是为充分发挥老教授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继续奉献的平台,健康幸福是前提。研究院将不遗余力地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
24
2024/10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老科协成功举办《郑哲敏传》座谈会
9月19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老科协为激励和引导新时期力学所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承办了《郑哲敏传》座谈会,这是郑哲敏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的开篇。座谈会现场吸引了各界嘉宾和老中青科技人员共160余名,还有数十人通过线上参会。力学所李家春院士、北京老科总唐瑾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王建祥教授、科学出版社王静副总编辑和赵敬伟编辑,以及郑哲敏先生的亲属郑仰南和杨蓓等嘉宾出席活动。首先,力学所纪委书记杨永峰致辞,对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回顾了郑哲敏先生辉煌的百年人生,强调了郑哲敏先生在我国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不可磨灭的影响,并对郑哲敏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还激励年轻科研人员献身科学事业,让智慧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北京老科总常务副秘书长唐瑾、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静、郑哲敏先生亲属郑仰南和杨蓓先后讲话,表达了对郑哲敏先生的深切缅怀,赞颂了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杨永峰、唐瑾、杨蓓还为离退休人员、在职人员、研究生的6位代表颁发了《郑哲敏传》赠书。随后,《郑哲敏传》的四位作者以及责任编辑先后发言。他们分享了在撰写和出版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让与会者对郑哲敏先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后,在讨论互动环节,与会的老同志、在职人员、研究生们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对郑哲敏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进行了剖析和讨论。这次座谈交流会作为纪念郑哲敏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不仅是对郑哲敏先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纪念,更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此次交流,与会者深刻感受到了郑哲敏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这将激励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继续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21
2024/10
银发仍思报国志 老有所为担使命——北航老科协举办“科普宣讲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交流会
为提升老科技工作者科普讲座的质量和水平,10月1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科协以“提升科普能力,促进团队建设”为主题,举办了“科普宣讲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交流会。本次交流会是专题培训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由北航老科协常务理事、老教授报告团常务副团长郑彦良主持。在培训交流会上,原北航经管学院院长王惠文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大数据时代’的点滴思考”的讲座。北航老科协常务理事、老教授报告团副团长申功璋教授作了题为“关于现代科普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的报告。通过讲座、报告和讨论交流,与会的科普宣传工作者们在开展科学普及、传播科学知识、宣讲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北航离退休党委领导出席会议。北京市有关单位以及浙江等外省市的科普工作者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今后,北航老科协将继续开展老科技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系列活动,结合典型的宣讲案例,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帮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入到科普宣讲、科学知识传播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队伍之中,利用所学所长,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