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决策咨询 > 调研课题
12
2024/09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团长李承森赴内蒙古大兴安岭开展森林生态研学工作调研
8月20日至27日,应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人与生物圈》杂志编辑部的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团长李承森赴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考察活动。参与本次考察的共有10位专家,分别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人与生物圈》杂志编辑部、新华社、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地理研究所、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内蒙古散文学会等单位。考察活动开始前,调研专家团前往盟海拉尔市,在汗马保护区领导陪同下,参观了解了汗马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近十年来所取得重大进展和骄人成绩,随后前往根河市,进入汗马保护区,开展考察活动。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汗马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地,生活在这里的鄂温克人与大兴安岭森林结下世世代代不解之缘,创造出鄂温克使鹿文化。考察过程中,李承森研究员对保护区开展青少年森林生态研学活动进行了充分了解、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并与保护区领导具体讨论开展大兴安岭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前景与可能的合作事宜。他表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所蕴含的地理、气候与生物资源,以及森林文化、森工文化和鄂温克使鹿文化,构成了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优越条件。大兴安岭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基地建设、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愿意协助保护区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在国家提出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以来,汗马保护区及时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在森林生态、动植物多样性、鄂温克使鹿文化等多方面的研学活动均取得了成绩。本次考察活动将推动汗马保护区的研学工作进一步发展。
09
2024/08
中国农机院老科协参与陕西大荔县农业机械化需求调研
2024年7月9日至11日,中国农机院老科协杨炳南参加中国农机院和陕西大荔县组织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需求调研。专家团队考察了大荔县冬枣产业、黄花产业、红萝卜产业、马铃薯产业、设施蔬菜产业和莲藕产业等主要作物种植与机械化的应用现状,与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农户、加工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及农机供应服务等新型经营组织进行了具体座谈。针对设施种植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冬枣和黄花机器人采摘、红萝卜和马铃薯与莲藕收获与加工机械等具体需求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06
2023/11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召开《走进广西》编写工作研讨会
01
2023/11
清华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专家到丰台区老科协科技协作中心参加降解地膜技术攻关工作研讨
  10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研究所原所长胡平,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到丰台区老科协科技协作中心指导工作并参加降解地膜技术攻关工作研讨。北京老科总副会长兼丰台区老科协会长米佳国,丰台区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北京集美控股集团董事长赵建国等参加研讨。  胡平教授和刘勇教授首先参观了丰台区健康科普教育中心,听取了关于富氢水的展览,观看了富氢水穿透塑料物质的实验。然后听取了丰台区老科协科技协作中心与集美控股集团技术中心合作的地膜光生物降解技术。   胡平教授对聚乙烯、聚丙烯完全降解予以了肯定,并称该技术突破了当前科技难题,解决了白色污染,并表示愿意合作。  刘勇教授表示了将与我们合作,将与我们一起进一步做好实验数据,帮助制定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  集美控股集团执行总裁刘志萍,联合国生态生命安全研究院李青山院士,国杰研究院科创中心秘书长丁海勇,丰台区老科协常务副秘书长王晓明,副秘书长朱茜等参加研讨。
30
2023/10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研讨会成功召开
  京津冀地区出现的雷雨大风、冰雹、局地暴雨等灾害天气属于强对流天气,局地性强,发展和生消快,维持时间短,在所有的天气类型中最难预报,目前临近预报是唯一的方法。为了改进临近预报方法技术,提高预报水平,2023年10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了“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研讨会”,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老专家咨询团团长洪延超研究员主持了会议。研讨会由北京市科协老专家智库基地(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总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咨询团和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大气分会共同承办。  中国老科协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理事长孙建国和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顾问何远光两位领导参加这个研讨会。会议现场  会议邀请到陈明轩、孙继松和郭学良研究员分别给研讨会做主旨报告和引导讨论报告。三位研究员都从事强对流天气和临近预报方面研究,都是国内知名专家。此外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预报员王华正高工参加这个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多位从事强对流天气研究的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咨询团的专家们。陈明轩做主旨报告  在召开研讨会前,课题组向京津冀三地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做了调研和咨询,粗略的了解了临近预报的现状和使用的预报方法和技术。会议主持人简单地介绍了调研和咨询的结果。  研讨会主题是:改进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提高预报水平,讨论的问题是:  (1)目前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难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  (2)如何进一步改进临近预报技术和提高临近预报水平?  会议首先由陈明轩做主旨报告,题目是“北京及周边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特点、预报难点及科学问题”。在讨论环节,孙继松谈了对“短临预报发展方向的思考”,郭学良讲了“临近预报难点和解决途径”。报告后,专家们进行自由讨论,王华、雷恒池、肖辉、孙建华和几位报告人从不同侧面谈了京津冀地区临近预报中存在的核心科技问题、难点、目前预报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相关专家建议。  一、临近预报存在的难题  1、对于北京地区而言,对流系统下山演变的预报是历史难题,西部太行山和北部的燕山发生的对流,下山是增强还是消散,这个预报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2、复杂下垫面的对流触发预报难度更大。触发条件多种多样,对流在哪生成?什么时候生成?很难准确预报。  3、超大城市对中小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过程有影响,但怎么影响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其影响机理又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至于如何应用于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精细化客观预报技术方法支撑能力不足,天气机理认识不清、技术手段支撑不够、模式订正能力不足,都对进一步提升北京地区短临预报的能力有不利影响。  5、要加强基础研究,深入了解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物理过程。目前对云中真实的过程并不知晓。例如冰雹是如何形成的也是计算出来的。  6、AI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预报精度,但毕竟是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解决不了短临要的根本性的问题,一旦时间尺度比较长就会出现问题。  二、改进临近预报方法  1、要开展高精度数值模拟,深入分析强对流天气产生的机理,系统性构建关键预报预警指标,研发构建新型的短临预报预警方法,比如提升睿思系统,多元观测和模式产品与人工智能方法结合,把握好三个关键因素,包括地形问题、边界层问题、超大城市问题,高架对流问题。  2、改进数值模式预报。数值模式用于临近预报,即使进行快速更新同化,也有个大问题,即“spin up时间”问题。启动模式运行的前6个小时的模式结果是不能用的。这个问题可用动力因子或集合动力因子的诊断来解决。模式可以模拟5天以后的天气,利用模式输出资料,可以组成各种动力因子,比如组成判别不稳定性的理查逊数,以及判别重力波的弗罗德数,还可以计算位涡和辐散、辐合场,分析切变线和低涡等,可以分析各种天气和中尺度系统,就可以预报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会出现对流性天气,可以有效解决临近预报问题。  3、改进临近预报的外推技术。(1)用高时间分辨率的卫星云图监测,早期发现对流云,云能否长期的维持,需要各种探测手段获取的资料进行监测,判断是发展、维持或是消散。下山对流云是增强还是消散,需要有探测手段相应的配合。(2)外推时配置三维中尺度天气图。雷达资料外推解决不了对流云生消问题,对流云发展快,生命史也比较短,外推两个小时误差较大。应该依据观测资料绘制三维中尺度天气图,配置雷达回波就可以依据回波与中尺度系统的相对位置判断回波的发展情况用于临近预报。现在观测网络太大,构建中尺度观测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3)配置动力场、湿度场外推预报精度会大幅度的提高,这个问题也是核心。要将观测拓展到边界层,因为大量的水汽集中在这个层面,局地热力作用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层次,地面加密观测,要往高空发展一下。  三、进一步提高用于临近预报的资料质量。用于机器学习的资料质量需要提高。预报员用的资料太多,但是好用的资料产品并不多。  四、给预报员提供方便快捷的平台。预报员最关心的是强对流发生的时间、落区和强度变化等等问题。现在各种各样的因素太复杂了,“万花筒”般的海量资料太多了,什么大尺度模式、中尺度模式、雷达观测、卫星、自动站资料,各式各样,做预报的时候要用五六个系统,在突发性强对流条件下,有限时间内怎么能够快速的获取效信息,快速的做出来判断和预报、预警并及时发出去这是最大的难题。怎么给预报员提供方便快捷的平台很重要。平台把指标、好用的方法提供给预报员,可以快速的反应并且抓住预警的时间。此外如何从繁杂的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提供给预报员,预报员面前屏幕太多了,看不过来,容易失去有效预报时间。  最后老科协理事长孙建国讲话,强调要向北京市政府提供建议来提高临近预报技术水平,这是北京市领导最关心的,而不是科学研究的探讨,至于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可以给出长远的建议,从基础理论上探讨。此外对咨询团申报课题的思路和方式以及课题运作方式提出了要求,以适应北京老科总设立的课题变化。(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供稿)
27
2023/10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过程工程所分会举办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研讨会
  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老专家咨询团和过程工程所分会承办的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研讨会于2023年10月19日上午在过程工程研究所举办,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咨询团副团长,老科协过程工程所分会秘书长马兵主持,主题为“以过程创新实现生物质炼制工程技术绿色变革”,过程工程所陈洪章研究员作了“生物质炼制工程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的主旨报告。院老科协副理事长、院老专家咨询团团长洪延超、副团长赵震声、院老科协顾问何远光、张志林等院有关领导,过程所党委副书记、老科协过程工程所分会理事长曹红梅及所内外专家学者及研究生约30名与会。研讨会会场  曹红梅副书记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院老科协对本所老科协工作的一贯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并简要介绍了本所在低碳绿色过程工程理念下的发展状况和前景、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在我所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陈洪章研究团队的突出研发成果。近年来,本所举办了数次学术会议,有效地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马兵说明了该调研项目的背景与意义。期望与会者对京津冀地区生物质利用积极建言献策。  生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生物质还可用于生产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以及电热能,部分替代化石资源,从而有可能成为抗衡地球温室效应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陈洪章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工作,在工程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推广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系统的创新性集成技术和相应的理论基础。在其报告中,阐述了生物质结构和性质和国内外生物质研发和利用现状,包括本团队所开发的以秸秆原料汽爆予处理和纤维素高固相蠕动酶解糖化为关键创新性技术的秸秆制乙醇和热塑型粘合剂、生物基建材等多产品的综合利用工艺路线以及相应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规模放大从而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使秸秆综合利用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针对我国北方农村秸秆资源状况,提出了全社会要提高对生物质巨大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多方参与合作,多产品综合开发的专业建议。  报告后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首先大家对主旨报告内容和生物质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予以了充分肯定,希望国家加大对此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其产业化进程。过程工程所研究员苏志国指出,科研成果需要集成才有利于产业化推广,陈洪章研究员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从实验室、中试再到产业化,形成了完整的创新性工艺路线,通过多产品开发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生物质大规模综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相关技术在京津冀生物质利用上大显身手。中国科学院应重视工程科学和技术集成,其中涉及应用产品的高性能和低成本制造。王玉春研究员赞同报告中有关由粮食制乙醇和由秸秆制乙醇的不同技术要求,同时指出,考虑到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国情,应避免使用粮食制乙醇。此外,在秸秆利用时要注意做好秸秆收集、运输和储存工作,以保证生产企业控制成本和能耗以及稳定原料供给。温浩研究员也不赞同用粮食制乙醇,并介绍了美国因用粮食(玉米)生产乙醇而对国际粮食价格产生冲击的不良例子。此外,通过自身在农村工作与生活的经历,指出在秸秆资源利用时,也要考虑农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如与农家有机肥的利用和家庭牲畜养殖的关系。黄淑兰研究员认为,全社会需要提高对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生物质收运储和集约高效利用。力学所王伯懿研究员在了解到陈洪章团队的秸秆利用技术成熟后,欣然建议其在京津冀地区加快大规模推广。马兵秘书长指出,秸秆利用需要大规模集成化开发,综合处理多种生物质,建议国家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立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链基地,这样才能降低昂贵的生产成本。  院老科协领导洪延超、赵震声、何远光和张志林在认真听取报告后,高度评价陈洪章研究员在生物质特别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内容丰富、讲解精彩的报告,并对秸秆大规模利用情况下,工艺技术是否成熟,产业化的诸多影响因素和经济可行性以及北京市生物质利用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陈洪章研究员予以了肯定回复,并以其在吉林松原开发的万吨乙醇中试生产线为例,说明了秸秆多产品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希望国家应在生物质综合利用方面予以立法支持,以加快其资源化利用,造福于国计民生和优化生态环境。对于大家关心的生物质收运储问题,也可参考北大荒秸秆收集-打包-储运一体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成功处理方法。建议北京市积极发展生物制造产业。  洪延超在总结发言时指出,通过此次研讨会大家对生物质资源的重要性和炼制工艺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高度赞同陈洪章研究员所提出的颇有专业深度和具有实际应用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陈洪章研究员进一步理清思路、整理成文,向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提交正式建议书。最后,对本次研讨会的精心策划、积极调研和周到组织安排等准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感谢过程工程所领导对老科协工作的一贯支持。  此次研讨会使与会者了解生物质特性和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研发历史和现状,丰富了相关学术知识,启发了从事相关研究的思路,期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生物质综合利用领域取得大规模产业化突破。(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供稿)
25
2023/10
张瑜教授为伊犁师范大学作《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专题报告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热情,10月10日,伊犁师范大学邀请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中科院大学张瑜教授来校,开展题为《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校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全体副处级以上干部、各学院教师、各行政部门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及学生代表,以及伊犁州大中小学领导干部和思政课教师代表等9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维主持。  张瑜教授作为钱学森先生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报告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线索,围绕两部分内容展开:一是身为战略科学家的教育家钱学森;二是立德树人,身教重于言教,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张瑜教授将科学家精神归纳为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等六方面,并强调钱学森先生不仅在这六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表率,在科技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谈到,作为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钱学森先生为了培养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亲自制定教学计划,亲自授课,展示了他重视教育的决心、魄力和智慧。  谈及钱学森先生指导研究小火箭的经历之后,张瑜教授介绍了钱学森“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在祖国发展最艰难、科研事业待起步的关键阶段,钱学森先生不顾美国政府的阻挠,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国,展现了一代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大国脊梁和中华风骨。可以说,正是凭借着这样浓烈的爱国情怀和非凡的魄力与智慧,钱学森先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完美融合,创造了“百人一院士,千人八将军” 奇迹般的教育成果。  报告最后,张瑜教授寄语广大师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先生高贵的思想品格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聆听了报告,师生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超博谈到,张瑜教授生动的报告再一次让大家体会到将自身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尤其是以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中华好儿女们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更激励着我们青年师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报告对于全体师生传承和弘扬以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具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也为师生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注入了强大思想动力!  会后,部分师生与张瑜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合影留念。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供稿)